100多年前的中國是什么樣的?100多年前的斗爭是怎么樣的?100多年前的中國青年是什么樣的?帶著這樣的疑問,有幸在黨校能夠靜心的觀看電影《1921》,在歷史書本了解的基礎上,對那個最壞但卻孕育著希望的年代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也對100多年后的我們該做些什么有了更多的思考!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相合山海咫尺
影視開篇,當陳獨秀被軍閥逮捕關進大牢,他隔著獄欄堅定不移地對李大釗說出:“軍閥要我死,我要中國生?!碑斊涑霆z時,李大釗帶著眾青年,冒雨相接,二人意識到建立一個強有力組織的必要性,于是“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在那時的斗爭環境、那時的交通通訊、那時的微薄力量下,是何等的信仰支持他們置生死于度外,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并堅信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建黨成功!這樣的場景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梢哉f,革命的曙光正是在這樣一群人堅定地信仰中初現,令人淚目、令人崇敬!
對比先輩們對救國救民有著堅定的信仰,彼時同樣是共產黨人的陳公博和周佛海等人,對于共產主義的執著程度可能遠遠比不上對自身利益的追求,這也為后續的個人發展做了伏筆。而另外的一群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信仰。已經熬了十年探長的黃金榮追逐的是他夢寐以求的華人督察長的位置,為此玩弄權術、警告威脅,甚至犧牲數百上千人的性命;彼時的蔣介石則是癡迷于在股市中賺取巨大利益……而他們的存在則是那個時代背景下更多人的真實寫照,走的是一條更容易的路,這就更加凸顯了共產黨人的艱辛不易。
由此可見,信仰實乃前進之力、行動之源?,F如今,社會思潮錯綜復雜、輿論引導潛移默化,挑戰依舊是無處不在,更需要我們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不走邪路歪路,在新思想的引領下正確前行。
一朝火種燎原勢,百姓從此變人民
整部影片下來,李達夫婦可以說是影片中的關鍵人物。當李達夫婦在陽臺感慨連火柴都要用日本造的,憤怒的說出“偌大的中國,我們連自己的火種都沒有”的時候,不僅僅是暗示當年生產力之落后,更反映思想之愚昧。而他作為一名出色的馬克思主義宣傳者,無疑是當年的一?;鸱N,也正是這一批人將共產主義火種成燎原之勢。當李達冒著被日本特工跟蹤、暴露的危險,執意跑到印刷廠。他覺得自己的文章翻譯得不夠準確,一定要將已排版印刷的“百姓”改成“人民”。工人不解:“這兩個詞,有區別嗎?”他回答道:“百姓是泛指,人民才是主人?!边@與何叔衡夜談自己因好友同鄉中了貢士去覲見太后卻不讓抬頭,所以他決定要抬頭看世界、當家做主人的革命原因不謀而合。人民不應是人微言輕、無足輕重的群體,而應是力量無窮、當家做主的主人!
時至今日,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是我們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無不如此,發展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充分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切實體現了百年大黨的初心和使命。
風華正茂恰少年,建功立業正當時
相比于以往,整個影片的一大亮點,就是在人物塑造上,并沒有把先輩們刻畫成沉穩老成之輩,而是注重表現他們的青春洋溢,風華正茂。正如李達通宵后光腳行走于房頂瓦片之上的仰天長嘯;正如煙花盛放背景下,教員充滿回憶、卻又滿懷希望的灑脫奔跑,這才是青年人該有的模樣?!靶●R克思”劉仁靜不是純粹的書呆子,會好奇哈哈鏡等新事物,也會慷慨激昂地表達真實觀點;教員夫婦、李達夫婦同樣有新婚夫婦時的熱戀、不舍、共情;鄧恩銘、楊開慧、李漢俊等人面對生死考驗時的淡然從容、視死如歸。這些特寫和定格都顯示我們青年人的朝氣蓬勃和熱血激情,他們帶著對信仰的堅定、對國家的期望、對未來的憧憬,不負韶華,將青春生命化作救國救民、尋求真理的實際行動,開啟中國歷史新篇章。
太平本是先輩定,從無先輩享太平!百年前,面對列強瓜分、天災人禍的中國亂世,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創造了更好的中國!百年后,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時代的新矛盾、新挑戰,我們當代青年同樣是風華正茂、同樣是年輕氣盛,更應在信仰上傳承先輩遺志,在精神上傳承先輩風骨,在行動上發揚先輩作風,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建功立業!同為青年,好好努力吧!
(作者為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步鳳鎮人民政府副鎮長,亭湖區、市開發區第1期科級干部進修班學員 龔勝全)